全球观焦点:《携手共建 绿色湾区》倡议书在南沙发布,专家建言以标准协同、数字转型共建绿美湾区
发布时间:2023-06-05 15:33:2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梦璇南沙报道

6月2日,《携手共建绿色湾区》倡议书在南沙向大湾区发出,倡议全社会共同携手,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共建绿美湾区。

这一倡议响应了2019年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和布局,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在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标杆的过程中,仍面临着来自外部标准提高和内部发展不协同等多重挑战。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工业绿色发展大会之“践行绿色发展、共建绿美湾区”平行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大尺度特点,不受行政区域限制更能突出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三种货币、三个关税区域、三种法律体系”独特制度的协同效应优势,并促进建立紧密的环境治理合作网络,形成生态环保合作共识。如何在国际视野下协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标准协同和数字化转型或可提供相关解决思路。

产业标准协同是三地绿色发展的合作基础

标准是湾区互联互通的基础,标准不协调不统一,绿色产业之间就难以形成互认和流通。

去年发布的《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提出南沙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南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郑康介绍,南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标准化为创新手段,打造全国首个粤港澳科技创新团体标准服务平台,首创粤港澳标准制定互动机制,并成功推动全国首个由粤港澳三地社团联合发布的团体标准。

在首创粤港澳三地标准互认模式的基础上,该局主动对接国家“双碳”战略及湾区战略,以“粤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为基础,组织广东省清洁生产协会、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和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等近40家粤港澳三地单位粤港澳三地相关单位反复深度讨论合作,制定了技术标准与港澳清洁生产需求紧密结合的《粤港澳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要求》和《粤港澳清洁生产审核与评估验收规范》两项粤港澳团体标准,对推动实现大湾区清洁生产领域一个标准,一次认定,湾区认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广东省清洁生产协会会长黄建平表示,标准的发布实施不仅为企业清洁生产实践提供了标准化的宝典,推动了湾区绿色标准规则衔接,同时涌现出一批对绿色低碳有想法、有意见、有见解的港澳专家,为大湾区的绿色发展带来了宝贵的人才资源。

“碳标签是企业的绿色通行证,也是未来的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绿色发展事业部副总经理杨抒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推动粤港澳碳标签互认机制与应用示范”。粤港两地技术机构已在2016年签署了关于开展碳标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在今年的广交会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代表广东碳标签专委会与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签订了《关于共同合作开展粤港碳标签互认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杨抒透露,接下来广东碳标签专委会将进一步制定粤港碳标签互认的相关基础文件,有望在明年推出互认的标签。

数字化赋能制造业绿色化发展走向国际化

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下,越来越高的国际绿色标准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制造业企业提出了更多要求。杨抒分析,广东外向型企业除了面临着如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美国的《清洁竞争法案》等国际绿色贸易规则新形势外,他们所面对的一些欧美客户由于自身加入了一些国际资源性的碳减排组织倡议,设定了自身的碳中和目标,从而将碳中和与碳减排的任务传递到供应链上,对国内的供应商提出要提供产品和企业的碳排放信息,以及开展屋顶光伏等节能可再生能源改造等一系列需求,让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日子变得不太好过。

她建议,企业要知己知彼,既要跟踪了解国际政策和客户供应链的最新打分要求,也要充分掌握企业自身在产品层面上的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信息,包括直接排放和在供应链上间接排放,据此制定应对措施。

在以数字化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实现制造业国际化的转型路径中,大湾区已有企业开展前瞻部署。

普华永道广东市场主管合伙人王斌介绍,以佛山的企业为例,已有多个标杆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基本完成了以数智技术实现绿色生产标准的转型,产品绿色标准的达成也为企业产品进入欧盟等绿色高标准市场提供了机会。此外,佛山正在布局建设的“双十园区”和珠海华发打造的绿色低碳产业园“5.0产业新空间”等低碳产业园载体均为引领工业绿色化转型做出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

在王斌看来,数字化的转型必须以企业发展的价值诉求为驱动,在短时间内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痛点和难点,在节省工业成本,优化管理绩效,提高产品竞争力,以及加强品牌的影响力等方面为企业带来价值。

“‘清洁生产伙伴计划’是借助政策提升绿色制造水平的一个非常好的典范。”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绿色生活与创新部总经理都永海介绍,“我们过往在香港为企业建立的智能生产线,有效帮助企业在有限且昂贵的生产空间中落地高端增值产业的制造,将高端的技术实用化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同时减少各类污染物和废物排放。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企业形成了善用政策和政府扶持资金的能力。”

据介绍,2020年6月,鉴于“清洁伙伴计划”所带来的环境效益,香港特区政府再投入3.11亿港元,延展伙伴计划五年至2025年3月31日,为香港及在粤的港资工厂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鼓励协助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作业方式,为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和环境作出贡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