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前,年轻人中“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打卡博物馆”俨然已经成为现在更多年轻人来到一座城市旅游的选项。从线下打卡展览到网上云逛展厅,诸多文物衍生节目、文创产品应时而生,斩获年轻人的青睐。据有关平台统计,关注博物馆信息人群中,18-30岁的总占比近50%。从门可罗雀到熙熙攘攘,博物馆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逛博物馆已然成为年轻人休闲娱乐的一种新风尚。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窗口。年轻人之所以爱上博物馆,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博物馆所蕴含的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纸上得来终觉浅,年轻人走进博物馆亲眼所见的一砖一石、一器一物,都浓缩着成百上千年的时空记忆,向当代人传递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内涵,引发情感共鸣。同时,历史博物馆、革命纪念馆、民俗博物馆等组成了我国类型丰富博物馆体系,为年轻人打卡博物馆提供多元选择,让年轻人得以充分体验,鉴往知来。
随着“博物馆热”深入年轻人的生活,博物馆也需面对年轻人期待下的挑战。从春晚“只此青绿”将名画《千里江山图》融入舞蹈大获好评,各地博物馆也纷纷创新,将传统元素打造成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化IP。无论是天津博物馆适时借《梦华录》出圈推出的宋代文人生活主题活动,还是各大博物馆竞相开发各种文物外形的文创雪糕,都以契合年轻人的胃口的形式使博物馆“走入寻常百姓家”。另外,3d动画、vr技术、沉浸式体验等等创新形式,也正在被各大博物馆不断解锁,用科技带动文物“活起来”,用不断的创新让博物馆能够一直“热下去”。
在“博物馆热”盛行当下,既要努力提升热度,更要思考如何使其走向深度。各大博物馆迎合市场化浪潮进行创新的同时,要守得住匠心,避免形式的喧宾夺主,用文物讲述历史,让文化滋养社会。追逐博物馆热的年轻人们也要沉得下心、静得下气,不仅仅满足于浅尝辄止的拍照打卡,深入去了解所见之微毫背后诠释的深沉历史,与文物来一次“走心”的深度交流,真正让博物馆打卡产生永久记忆和美好回忆。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就是一个国家和城市最灿烂的文化名片,“博物馆热”让这些闪耀在文明中的文化遗产不仅见证历史,更传递、发扬、融入到年轻人的生活中,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发挥好博物馆的“大学校”作用,守正创新,让传统文化为现代生活提供更加丰厚的养分,让“博物馆热” 在人们心中留下持久的温度。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廖琳怡(宜昌夷陵)
责编:丁楚风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
科技助农种好粮(新春走基层)春节期间,苍洱之间暖阳高照。云南大理市喜洲镇仁里邑村,种了一辈子地的杨双全发现自己成了“门外汉”。“我现在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