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北方多地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南方地区则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以往夏季偏热的重庆、武汉、南昌、长沙却异常“冷静”。6月22至23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已有2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资料图)
截至6月24日,北京南郊观象台连续3天气温达到40℃,这也是该站点自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连续三天气温突破40℃。
7月6日一大早,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预计6日,全市大部地区的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热”从何来?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年北方地区高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一是北方地区受到较强的暖气团控制,且影响时间长;二是在高压脊形势控制下,天气多以晴热为主,没有云层遮挡,升温加快;三是进入夏至时节后,白昼最长,长时间的日照也为高温的形成和维持“加了一把火”;最后,北方地区空气湿度小、天气干燥,可谓“火上浇油”,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北方地区频频接受高温“烤”验。
6月出现高温,这与今年的厄尔尼诺有关吗?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未来三个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将维持厄尔尼诺状态。海温持续上升,叠加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导致极端天气发生频次更多、范围更广、强度更强。
因此,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极端高温天气的频发都在加剧。但影响我国气候异常尤其是高温、干旱等极端事件的因素复杂,厄尔尼诺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子,其影响机理也有不确定性。
“热”过南方?
往年6月下旬,华北、黄淮等地最高气温的平均值和南方基本相同,但是从最高气温的极大值来看,6月的北方确实热过南方。
我国各地高温集中时段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从气候的角度来看,进入夏季以后,我国的气温升高呈现“先北后南”的特点。
在华北地区,通常6月至7月初,即雨季前更容易出现高温天气,出现连续数天的高温较常见,主要以干热型高温为主,表现为气温高、湿度小。7月后期,随着副热带高压北跳和夏季风往北推进,水汽输送和大气湿度增加,云量也会增多,会出现闷热天气,也就是湿热型高温。
总之,北方的高温往往集中在初夏,而南方则在盛夏时段进入高温季。因此,当前我国正处于“北高温、南暴雨”的格局,后续南方降雨减弱,高温天气也会增多。
入伏后,会更热吗?
入伏是温、湿度的一个总体概括,我国通常在7月中旬左右入伏,副热带高压北抬控制北方地区,出现无雨、高温、高湿的天气现象。
入伏后一般以“桑拿天”为代表,与现在的晴热、干热天气大相径庭。就人的个体感受而言,体感温度不仅和气温有关,还受湿度影响。“桑拿天”因湿度较高,身体排出的汗蒸发不掉,热量散不出去,此时人的体感温度也更高,就会感觉到闷热、易中暑。
未来一段时间,雨带将逐渐北移,北方地区将进入雨季,干热天气会随之结束,转入闷热天气。届时,高温天气的防范应从高温干热转为高温高湿,大家应做好针对性应对。
上一篇:农村老太不懂古董,天价宝贝卖后才发现亏死了,小芳早已付款跑了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
科技助农种好粮(新春走基层)春节期间,苍洱之间暖阳高照。云南大理市喜洲镇仁里邑村,种了一辈子地的杨双全发现自己成了“门外汉”。“我现在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