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云南网讯(记者 期俊军 通讯员 杨自和)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彩云镇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压倒性工作来抓,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通过党群联合不断提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质量水平,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土地流转规模化
特色产业带动,龙头企业拉动,专业合作社推动。该镇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采取引龙头促流转、土地入股促流转、农户连片联合促流转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流转。目前,全镇流转土地2万余亩,土地流转年收益3200余万元。采取“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建成蓝莓基地,该基地年产蓝莓鲜果40万公斤,实现产值近32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年劳务费支出750余万元、土地流转金支出160余万元。红土村委会65户脱贫户流转土地收益40余万元、74户脱贫户120余人到基地务工实现劳务收入200余万元。
产业发展特色化
该镇围绕“特色种植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绿色蔬菜、香葱、辣椒、茭白、万寿菊、蓝莓等特色产业,持续推进种养殖集群化、专业化发展,塑造特色鲜明的彩云农业产业品牌形象。今年,引进师宗芳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鲜切花种植基地项目。该项目一期建设鲜花种植示范基地100余亩,于4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投资1700余万元。项目建成后,每年亩产12万枝,预计每年总产量1200万余枝,产值达到1200万余元。项目的实施,不仅可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增加群众务工收入,还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从而带动鲜花种植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推动彩云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乡村振兴。
规模用工常态化
蓝莓基地采摘季务工人数每天达1000余人,蔬菜基地每月用工量在400人左右,香葱产业每月用工量在900余人。同时,得益于人力资源公司专业化运营,其余产业基地劳务用工也逐步实现了规模化、常态化、稳定化。
就近务工组织化
该镇以村(社区)为单位成立8个合作社,有序组织群众就近就便务工。采取就业培训转移输出和建基地就地务工相结合的方式,有序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4000余人,年实现劳务收入1.5亿余元。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
科技助农种好粮(新春走基层)春节期间,苍洱之间暖阳高照。云南大理市喜洲镇仁里邑村,种了一辈子地的杨双全发现自己成了“门外汉”。“我现在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