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与品牌之奇点汽车
发布时间:2023-07-08 12:05:37 来源:懂车帝


(资料图片)

#头条创作挑战赛#

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新造车势力在不断量产化的道路上,有持续向上的,也是不断跌落的,还有就是在融资烧钱不量产的过程中不断循环,从既有的信息渠道来看,新造车势力在新能源强势竞争中,有更多的新势力进入,也有更多的新势力不断被淘汰。

淘汰的原因也各有不同,从本质上看,还是产品和服务不能满足市场用户的需求,尤其是在量产化和规模化角度,从全价值链的维度上看,从市场到研发到销售到制造到供应链,都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不论是传统车企的转型还是跨界造车势力的进军,都存在失败的前车案例,从一定程度上看,融资和花钱基本都是不断持续开展中,但是效果不明显。

回归到奇点汽车,其发展路线和面临的困难,在现在发达的网络下,应该是随时可以获取到,复盘从成立到融资到建厂等等过程,融资和烧钱的过程不断成为新闻热点,但是在量产车交付中,还是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不论是从2014年成立到现在,近11轮的融资有170亿的规模,不论是三地的工厂建设还是销售展示厅的布局,不论是网络宣传,还是内部运营管理,经历近10年的波折之后,还是回归到被破产的境地。

从本质上看,不论是公司定位和产品研发,新能源汽车在面对政策,产品和用户三种博弈力量影响下,正在以一种头部化集中趋势进展中,不论是头部化的比亚迪汽车还是特斯拉汽车,不论是新势力的理想汽车还是蔚来小鹏,都在发展过程中,快速实现了从0到1的过程,在月销过万的道路上曲折向上,但是更多的同行,也正在加速衰落。

不论是自建模式还是代工模式,生产资质的问题以及品控能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新能源车企的发展,比如之前的威马汽车,恒大汽车,宝能汽车等等,还有更多的品牌故事正在成为员工和供应商追讨的对象。

从产品和服务交付用户过程中,汽车全产业链整合产品力和品牌力的过程,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需要从PPT变为产品和服务,从新势力波折的发展中,对标世界性车企集团的发展历史,也是可以看见持续打造好产品需要更多的流程化能力,也需要更多的人力投入,不论是汽车行业内人员还是互联网人员,汽车工业的基本规律,也是需要更为严谨的态度。

不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投资方,对于新能源领域的优质标的对象判断,已经更加的慎重,从既有的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新造车势力面对传统车企的竞争压力,尤其是规模化产品的持续推出上,以及对于产品IPD流程下的持续动力,都需要回归到汽车产业本身。

对于新势力的奇点汽车,应该不会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也不会是个例,应该是新能源在快速淘汰中的失败教训,在新能源竞争中的成功者,应该不会超过20%,甚至更少,从生产资质获取后的缓慢历程,也表现了各利益相关方的不同诉求,量产和盈利,应该还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也是需要更多投入的过程。

希望新能源还会有新势力成为车企头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