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布时间:2023-08-02 09:54:19 来源:东方资讯


(相关资料图)

□ 黄俏芬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也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至关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例如,在学习《犟龟》这篇童话时,可以利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童话。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二是播下质疑的种子,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题目、内容、写作方法、前后联系以及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进行质疑,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见解。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耐心地指导,帮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来探究问题,让学生学会深度思考。并且要通过多次练习,才能够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还应该认真对待学生的提问,不管问的是什么内容,如果一些问题与课文无关,可以在课后给予解答,但千万不要忽视这些问题,不予理睬。

三是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创新思维的核心特征是寻求独特性,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偏重于寻求一致性。若太过追求一致性,“人云亦云,缺少创见”将面临许多不利的后果。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并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形成思维的多元化,提高综合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尝试提出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形成求异思维,并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元性,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小学生大多喜欢与人交往,喜欢表现自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地组织小组活动,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互动的环境,让他们在思想上产生摩擦、碰撞,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并且更加热衷到探索、创新中去,从而培养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是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创新精神。通过激励,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开发他们的智慧潜能,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利用成功体验激励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作品的肯定和评价,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同样重要,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且对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成就都要给予肯定和赞赏。即使学生发表了错误的见解,教师也应热情引导,在不违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支持,不应用十全十美的标准要求学生,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欲望才能不受定势思维的影响,才有可能使学生激发想象,擦出创造性的火花。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勇于挑战传统,敢于尝试新方法,并致力于打造一个充满创造性的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标签: